12月13日,为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卓越工程师学院“卓越·思想荟”思政引领活动开讲,活动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潘莉教授作为演讲嘉宾。报告由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丁兆罡主持,2024级校企联合科研与人才培养工程硕博士专项和2025届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150多位学生聆听了报告会。
潘莉向全体学生作《工业报国党建思政引领 大力推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主题报告,报告从三个核心问题出发:为什么选择到卓越工程师学院学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她强调,卓越工程师学院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平台,更是卓越工程师精神培育的摇篮。首先,潘莉教授从总书记有期待、国家有政策、社会有需求、创建有基础四个方面指出了国家推行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其次,她在报告中为同学们分析了卓越工程师的能力标准,强调卓越工程师培养重在“卓越”二字,如何将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厚植于心,是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任务。最后,潘莉教授号召同学们向躬身工程一线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习,主动响应时代变革,急国家之所需、急社会之所需、急产业之所需,追求精神“卓越”,把外在要求化为内在自觉。
报告结束之际,丁兆罡首先对潘莉教授的精彩授课表示感谢。他希望同学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勤奋学习,勇于探索,不断超越自我,努力成长为具有全球战略视野、突出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动态适应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和“卡脖子”问题的高素质、高层次、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师,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类的进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报告是学院思政活动品牌“卓越·思想荟”第一讲,也是学院卓越工程师价值引领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一环,学院把立德树人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邀请思政专家和德育导师为学生授课报告,以家国情怀感召学生、以科学精神涵养学生、以艰苦奋斗激励学生、以言传身教感染学生,积极主动作为引导专项学生筑牢理想信念,自觉将报效祖国作为人生最高理想和职业价值追求。